近日,光明網轉載《山東職業學院:為全國 21 座城市輸送了 8000 余名城市軌道交通技術骨干》報道,展現了山東職業學院在軌道交通領域人才培養的標桿實力。作為國家 “雙高計劃”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山東職業學院通過政行企校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起覆蓋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的人才培養體系,其培養的畢業生已成為全國 21 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一線的中堅力量。而在這背后,捷安高科作為山職院產教融合的深度合作伙伴,以虛擬仿真技術為底座、以校企協同機制為紐帶,共同書寫了職業教育服務交通強國戰略的創新實踐。

在山東職業學院城市軌道學院實訓基地價值五千萬元的地鐵駕駛艙內,一場全自動列車突發故障應急演練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身著深藍制服的準“地鐵人”們全神貫注地操作設備,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迅速排除故障,展現出令人贊嘆的職業素養。
作為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山東職業學院城市軌道學院以城市軌道車輛應用技術專業群為核心,構建起政行企校協同育人、協同發展的創新機制,為全國21座城市輸送了8000余名技術骨干,在服務國家戰略、對接行業需求、助力區域發展的進程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職教奮進篇章。
精準對接行業脈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全自動運行、智慧城軌等新技術的不斷迭代,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為了滿足行業發展的新要求,學院首創 “校企協同、人崗適配、三階遞進” 人才培養體系。在這一體系下,學院與企業緊密合作,從招生、培養到就業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度協同。“在這種培養體系下,通過對行業崗位的精準分析,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確保培養出的學生能夠迅速適應崗位需求”,黨委書記趙鳳文說。
數據顯示,近三年,學院培養的畢業生中,已有127人成長為地鐵公司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中堅,形成了覆蓋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技術人才儲備庫。為了使課程體系更貼合行業實際,學院通過校企合作,精準定位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規格。雙方共同深入分析軌道交通產業鏈下游的運營維護、行車調度等關鍵環節,將全自動駕駛、智能調度等“四新”技術融入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重構了專業群 “鏈群同頻、跨崗融合” 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和“訓賽證融通、四級遞進”實踐教學體系。
在實踐教學方面,學院與濟南地鐵等8家企業合作,投入1.1億元打造了“軌道交通智慧實訓基地”。該基地按照1:1的比例還原了濟南地鐵2號線的地鐵真車,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實踐環境。通過“企業導師 + 校內教師”的雙師課堂模式,以真實場景為教學場景,以企業項目為學習載體,讓學生在真實崗位上進行實戰訓練。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得到了有效結合,供需對接更加精準,畢業生的崗位適應周期縮短為行業平均水平的50%。
“不只學生在學習,我們老師也從未停下腳步,等我講完這堂課,明天就要去濟南地鐵學習車輛檢修了。”城市軌道車輛應用技術專業的齊長寶老師說道。為了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學院推行“輪企輪崗”制度,要求教師每年至少有1個月駐扎在企業現場,參與實際工作,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此外,學院還建立了專業動態評價機制,依托山東省軌道交通職教集團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定期開展軌道交通行業產業調研。郭培謙院長說:“學校實施‘8215’畢業生回訪工程,對80%的畢業生連續跟蹤2年,10%的學生連續跟蹤5年,全面獲取崗位標準迭代升級、人才需求最新動態等信息,為專業動態調整、數字化改造、智能升級提供了科學依據,確保專業發展始終精準服務產業需求”。
深耕區域經濟發展,激活城市升級新動能
在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的運營一線,客運部站務二中心副站長蔣新月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早高峰客流組織工作。她只是眾多在濟南地鐵工作的山職學子中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在濟南地鐵運營一線的技術人員中,山東職業學院畢業生的占比高達26%,他們已成為支撐濟南地鐵日均80萬人次客運服務的核心力量。
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學院與濟南地鐵共建“人才儲備池”,通過訂單培養、定向委培等方式,為濟南地鐵培養了1400余名復合型檢修工、站務員。同時,學院還與中車四方股份共同組建了“動車運維診斷和調試檢修”現場工程師班,采用工學交替的培養方式,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深入企業一線,熟悉崗位工作環境和流程、了解行業發展趨勢、掌握生產一線的新技術和新理念。
... ...
海報新聞記者 劉佳琦 報道
捷安高科與山職院以產教融合為引擎,共同構建起 “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 四鏈融通的職業教育新生態。
數智實訓基地共建:
點擊查看:動集動車組動力車智能化檢修實訓室
點擊查看:動集動車組車輛綜合檢修實訓室
雙方以虛擬仿真技術為核心,共建 FAO 全自動模擬駕駛實訓室、動集動車組動力車智能化檢修實訓室、車輛綜合檢修實訓室、動車組隨車機械師實訓基地等數智化實訓基地,將行業前沿技術轉化為教學場景,打造 “課堂即現場” 的沉浸式育人空間,助力學生職業能力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
雙師培養協同育人:
依托雙師培訓基地,捷安高科與山職院共建 “校企專家雙向流動” 機制,通過聯合開發軌道交通專業教材、共建在線精品課程等舉措,推動 “金師、金課、金教材” 一體化建設,夯實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根基;
職教出海國際交流:
深度融入 “一帶一路” 倡議,雙方共同發起國際交通訓練營(ITC),聯合俄羅斯、新加坡等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開展軌道交通領域技能培訓與交流競賽,推動中國軌道交通職業教育標準與裝備 “走出去”,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梯隊。